甲硝唑片

通用名 甲硝唑片 
英文名  
药物类别 抗阿米巴病药及抗滴虫病药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片。 
药理毒理 本品为硝基咪唑衍生物,可抑制阿米巴原虫的氧化还原反应,使原虫氮链 发生断裂。体外试验证明,药物浓度为1~2mg/L时,溶组织阿米巴于6 ~20小时即可发 生形态改变,24小时内全部被杀灭,浓度为0.2mg/L的,72小时内可杀死溶组织阿米巴。 本品有强大的杀灭滴虫的作用,其机理未明。 甲硝唑对厌氧微生物有杀灭作用,它在人体中还原时生成的代谢物也具有抗厌氧菌作 用,抑制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从而干扰细菌的生长、繁殖,最终致细菌死亡。 对某些动物有致癌作用。  
药代动力学 口服或直肠给药后能迅速而完全吸收,蛋白结合率<5%,吸收后广泛 分布于各组织和体液中,且能通过血脑屏障,药物有效浓度能够出现在唾液、胎盘、胆汁、 乳汁、羊水、精液、尿液、脓液和脑脊液中。有报道,药物在胎盘、乳汁、胆汁的浓度与血 药浓度相似。健康人脑脊液中血药浓度为同期血药浓度的43%。少数脑脓肿患者,每日服 用1.2~1.8g后,脓液的药浓度(34~45mg/L)高于同期的血药浓度(11~35mg/L)。耳内感染 后其脓液内的药物浓度在8.5 mg/L以上。口服后1~2小时血药浓度达高峰,有效浓度能维 持12小时。口服0.25g、0.4g、0.5g 、2g后的血药浓度分别为6、9、12、40 mg/L。本品经 肾排出60~80%,约20%的原形药从尿中排出,其余以代谢产物(25%为葡萄糖醛酸结合物, 14%为其他代谢结合物)形式由尿排出,10%随粪便排出,14%从皮肤排泄。  
适应症 用于治疗肠道和肠外阿米巴病(如阿米巴肝脓肿、胸膜阿米巴病等)。还可 用于治疗阴道滴虫病、小袋虫病和皮肤利什曼病、麦地那龙线虫感染等。目前还广泛用于厌 氧菌感染的治疗。 
用法用量 1、成人常用量 ①肠道阿米巴病,一次0.4~0.6g,一日3次,疗程7日; 肠道外阿米巴病,一次0.6~0.8g,一日3次,疗程20日。②贾第虫病,一次0.4g,一日3 次,疗程5~10日。③麦地那龙线虫病,一次0.2g,疗程7日。④小袋虫病,一次0.2g,一 日2次,疗程5日。⑤皮肤利什曼病,一次0.2g,一日4次,疗程10日。间隔10日后重复 一疗程。⑥滴虫病,一次0.2g,一日4次,疗程7日;可同时用栓剂,每晚0.5g置入阴道 内,连用7~10日。⑦厌氧菌感染,口服每日0.6~1.2g,分3次服,7~10日为一疗程。 2、小儿常用量 ①阿米巴病,每日按体重35~50mg/kg,分3次口服,10日为一疗程。 ②贾第虫病,每日按体重15~25mg/kg,分3次口服,连服10日;治疗麦地那龙线虫病、小 袋虫病、滴虫病的剂量同贾第虫病。③厌氧菌感染,口服每日按体重20~50mg/kg.  
不良反应 】 15~30%病例出现不良反应,以消化道反应最为常见,包括恶心、呕吐、 食欲不振、腹部绞痛,一般不影响治疗;神经系统症状有头痛、眩晕,偶有感觉异常、肢体 麻木、共济失调、多发性神经炎等,大剂量可致抽搐。少数病例发生荨麻疹、潮红、瘙痒、 膀胱炎、排尿困难、口中金属味及白细胞减少等,均属可逆性,停药后自行恢复。  
禁忌症 有活动性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和血液病者禁用。 
注意事项 (1)对诊断的干扰:本品的代谢产物可使尿液呈深红色。 (2)原有肝脏疾患者剂量应减少。出现运动失调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时应停药。 重复一个疗程之前,应做白细胞计数。厌氧菌感染合并肾功能衰竭者,给药间隔时间应由8 小时延长至12小时。 (3)本品可抑制酒精代谢,用药期间应戒酒,饮酒后可能出现腹痛、呕吐、头痛等症 状。  
特殊
人群
用药
禁忌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儿童用药   
老人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 本品能增强华法林等抗凝药物的作用。与土霉素合用可干扰甲硝唑 清除阴道滴虫的作用。 
药物过量 大剂量可致抽搐。 
储藏 遮光,密闭保存。 
包装 0.2g 
有效期   
药物主要成分 通用名 甲硝唑 
化学名 2-甲基-5-硝基咪唑-1-乙醇 
英文名 2-METHYL-5-NITROIMIDAZOLE-1-ETHANOL 
拼音名 JIAXIAOZUO 
CAS No. 443-48-1 
结构式  
分子式 C6H9N3O3 
分子量 171.16 
规格   

我的用药心得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频道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声明:第三方公司可能在39健康网宣传他们的产品或服务。不过您跟第三方公司的任何交易与39健康网无关,39健康网将不会对可能引起的任何损失负责。

本频道由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39健康网联合运营

39健康网 - 中国第一健康门户网站 Copyright © 2000-2009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