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磺酸多沙唑嗪片

通用名 甲磺酸多沙唑嗪片 
英文名  
药物类别 抗高血压药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美白色片。 
药理毒理 药理作用 多沙唑嗪片是长效?1-受体阻滞剂。本品选择性作用于节后?1-肾上腺素受体,使周 围血管扩张,周围血管阻力降低而降低血压,对心排出量影响不大。与其他的?1-受体 阻滞剂一样,多沙唑嗪对立位血压和心率影响较大。 本品作用于前列腺和膀胱颈平滑肌的?1-肾上腺素受体,使膀胱颈、前列腺、前列 腺包膜平滑肌松弛,尿道和膀胱阻力减低,从而减轻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尿道阻塞症状。 本品能轻度降低总胆固醇(2-3%)、LDL-胆固醇(4%),并轻度升高HDL-胆固醇 (4%)。但这些变化的临床意义目前还不清楚。 致癌、致突变和生殖毒性 大鼠和小鼠分别长期口服(24个月)最大耐受剂量的多沙唑嗪(40mg/kg/天和 120mg/kg/天),未发现有致癌活性。 致突变研究没有显示本品及其代谢产物对染色体和亚染色体结构的影响。 大鼠研究证实,口服本品20mg/kg/天,可降低雄性大鼠的生殖能力;但在停服本 品后2周内即可恢复其生殖能力。在口服本品5及10mg/kg/天时未见其对雄鼠生育力的 影响。目前尚未见任何本品对人类男性生育力影响的报告。 妊娠兔和大鼠每日分别口服本品高达41 mg/kg和20mg/kg(相当于人类服用本品 12mg/天时Cmax和ACU的10倍和4倍)时,未发现对胎崽有影响。兔在服用本品达 80mg/kg时,可降低胎崽的存活率。放射活性研究显示本品能通过妊娠大鼠的胎盘。 大鼠围产期的研究表明,每日口服本品40或50mg/kg(相当于人类服用本品12mg/ 天时ACU的8倍)可延缓幼鼠产后发育。 哺乳期大鼠研究发现,母鼠单剂量口服[2-14C]标记的本品1mg/kg时,其乳汁中的 最大浓度比母体血浆浓度高出20倍。 
药代动力学 本品口服后吸收迅速,达峰时间2-3小时,生物利用度约65%,与蛋白结合率达 98%,终末消除半衰期(t1/2)为19~22小时。进食后服药吸收延迟约1小时,但临床疗 效无明显降低。 本品在肝内代谢广泛。虽然已确定几种活性和非活性代谢产物,但其药代动力学 特性尚不清楚。本品主要由粪便排除,63%为代谢产物,4.8%为原型;肾脏排泄9%。 本品早间给药的曲线下面积比晚间给药低11%,且达峰时间明显低于晚间约2小 时。高血压患者的稳态血药浓度研究显示,每日口服多沙唑嗪2-16mg,药量与药效呈 线性关系。 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多沙唑嗪血浆半衰期和清除率不受年龄或肾功能受损的影 响,但肝硬化的患者单剂量口服多沙唑嗪2mg时上述参数增加40%。目前有关药物对 多沙唑嗪肝代谢的影响的资料尚不多。 
适应症 原发性高血压; 良性前列腺增生。 
用法用量 1. 成人常用量 口服,起始剂量1mg,每天一次,1-2周后根据临床反应和耐受情 况调整剂量;首剂及调整剂量时宜睡前服。维持量为1-8mg,每日1次,但超过4mg 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国外研究资料提示本品最大使用剂量至16mg/日。 2.小儿剂量 尚未确定。 
不良反应 1.发生率在10%以上的不良反应:头晕、头痛、倦怠不适。 2.发生率在2-10%的不良反应:嗜睡、水肿、恶心、鼻炎、呼吸困难、体位性低血 压、心悸、眩晕、口干、视觉异常、神经质、性功能障碍、腹泻、多尿、胸痛和全身疼 痛。体位性低血压、水肿和呼吸困难常为剂量依赖性。 3.发生率为1%左右的不良反应:心律失常、低血压、皮疹、瘙痒、关节痛/关节炎、 肌肉无力、肌痛、感觉异常、运动障碍、共济失调、张力过强、肌痉挛、潮红、结膜炎、 耳鸣、抑郁、失眠、便秘、消化不良、胃肠胀气、鼻出血、尿失禁、虚弱和颜面浮肿。 4.发生率为0.3%左右的不良反应:心动过速、外周末梢缺血。 
禁忌症 1.对喹唑啉类(如哌唑嗪,特拉唑嗪)过敏者。 2.服用本品后发生严重低血压。  
注意事项 1.为减少首剂效应和体位性低血压,治疗的首次剂量应为1mg,每1-2周按需增加 剂量,初次及每增量后第一剂,都宜睡前服用。 2.病人在开始治疗以及治疗中增加剂量时应避免引起突然性体位变化和行动,并注 意其可能对身体造成的伤害。 3.本品治疗中若加用其他降压药,本品剂量宜减少;若将本品加用于已有的降压药 治疗时应格外小心。 4.如发生晕厥,应置患者于平卧位,必要时给予支持治疗。 肝功能受损的患者或正使用任何影响肝代谢的药物时,应用多沙唑嗪应十分谨慎。 5.阴茎痉挛是本品治疗中一种非常罕见的不良反应,可引起持续性阳痿,一旦发生 需立即治疗。 6.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的许多症状相同,且两者常合并存在,故在开始多沙唑嗪 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前,应先排除前列腺癌。 
特殊
人群
用药
禁忌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目前妊娠妇女使用本品的安全性尚未确定,本品只在非常必要时方可用于孕妇。 尚不知该药是否可通过人类乳汁分泌,哺乳期妇女应慎用此药。 
儿童用药 作为抗高血压药,本品在儿童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尚未明确。 
老人用药 本品在老年高血压者可能有明显低血压反应,须减少每日维持量。 本品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中,老年人和非老年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一致的。 
药物相互作用 1.吲哚美辛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物与本品同用可减弱降压作用。可能由于抑制肾前 列腺素合成和(或)引起水、钠潴留。 2.西咪替丁可轻度增加多沙唑嗪血药浓度和半衰期,但其临床意义不详。 3.其他降压药与本品同用时降压作用增强,需调整剂量。 4.雌激素与本品合用时由于体液潴留而增高血压。 5.拟交感胺类与本品合用可使前者升压作用与后者降压作用均减弱。 6.人体外血浆研究表明,多沙唑嗪对地高辛、华法令、苯妥因、吲哚美辛的蛋白结 合率无影响。 
药物过量 药物过量可因误服或自杀性行为产生。多表现为体位性低血压、头晕、头痛、疲劳、 嗜睡,严重者出现休克或死亡。轻者置患者于卧位,血压低者给予补液、升压治疗;严 重者应立即用活性炭洗胃,同时给予抗休克治疗。因多沙唑嗪蛋白结合率高,血液透析 不能将其排出体外。 
储藏 遮光、密封保存。 
包装 2mg。 
有效期   
药物主要成分 通用名 甲磺酸多沙唑嗪 
化学名   
英文名   
拼音名   
CAS No.   
结构式  
分子式   
分子量   
规格   

我的用药心得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频道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声明:第三方公司可能在39健康网宣传他们的产品或服务。不过您跟第三方公司的任何交易与39健康网无关,39健康网将不会对可能引起的任何损失负责。

本频道由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39健康网联合运营

39健康网 - 中国第一健康门户网站 Copyright © 2000-2009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