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苯咪唑混悬液

通用名 甲苯咪唑混悬液 
英文名  
药物类别 驱肠虫药  
性状 本品为白色悬浮液。 
药理毒理 本品为广谱驱虫药,有完全杀死钩虫卵和鞭虫卵以及部分杀死蛔虫卵的作用。体外 试验证明5mg/L甲苯咪唑可抑制钩虫幼虫的发育。 本品可抑制肠道寄生虫对葡萄糖的摄取,导致虫体内贮存的糖原耗竭,使虫体三磷 酸腺苷形成减少,但并不影响宿主血中葡萄糖水平。超微结构观察,本品可引起虫体被 膜细胞及肠细胞胞浆中微管变性,使高尔基体内分泌颗粒积聚,产生运输堵塞、胞浆溶 解,吸收细胞完全变性,从而引起虫体死亡。 
药代动力学 口服后只有5%~10%由胃肠道吸收,进食后(特别是脂肪性食物)可增加吸收。吸收 后分布于血浆、肝、肺等部位,在肝内分布较多。血药浓度达峰时间(Tmax)约为2~5 小时,血药峰浓度(Cmax)不到服药量的6.3%。每日口服0.2g,三日后血药浓度不超过 0.3mg/L。血消除半衰期(t1/2?)为2.5~5.5小时。口服后于24小时内以原形或2-氨基 代谢物随粪便排出,5%~10%由尿中排出。 
适应症 用于蛲虫病、蛔虫病、钩虫病、鞭虫病、粪类圆线虫病、绦虫病的治疗。 
用法用量 口服。 1.成人常用量: (1)治疗蛔虫、钩虫、鞭虫病:一次5ml,一日2次,连服3日。2周和4周各重复 用药1次。 (2)治疗蛲虫病:一次5ml,一日1次,连服3日。2周和4周各重复用药1次。 (3)治疗绦虫、粪类圆线虫病:一次5ml,一日2次,连服3日。 2.小儿:4岁以上的儿童应用成人剂量;4岁以下者用量减半。 
不良反应 因本品吸收少,排泄快,故不良反应较少。极少数病人有胃部刺激症状,如恶心、 腹部不适、腹痛、腹泻等,尚可出现乏力、皮疹。偶见剥脱性皮炎,全身性脱毛症等, 均可自行恢复正常。 
禁忌症 对本品过敏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1.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对诊断的干扰:本品可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血尿素氮增 高。 3.少数病例特别是蛔虫感染较重的病人服药后可引起蛔虫游走,造成腹痛或吐蛔虫, 甚至引起窒息。此时应加用左旋咪唑等驱虫药以避免发生上述情况。 4.腹泻者因虫体与药物接触少,故治愈率低,应在腹泻停止后服药。 
特殊
人群
用药
禁忌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本品在动物实验中有致畸作用,因此孕妇禁用,哺乳期妇女应用本品时应暂停哺乳。 
儿童用药 2岁以下幼儿禁用。4岁以下小儿剂量减半使用。  
老人用药 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减退,因此应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 1.与西咪替丁等抑制肝微粒体酶活性的药物合用,能抑制甲苯咪唑的代谢,使甲苯 咪唑的血药浓度升高。 2.与苯妥英或卡马西平等诱导肝微粒体酶药物合用,可加快本品代谢,使甲苯咪唑 的血药浓度降低。 
药物过量   
储藏 遮光,密封,在阴凉处保存。 
包装 2% 
有效期   
药物主要成分 通用名 甲苯咪唑 
化学名 二苯酮胍甲酯 
英文名 MEBENDAZOLE 
拼音名   
CAS No. 31431-39-7 
结构式  
分子式 C16H13N3O3 
分子量 295.29 
规格   

我的用药心得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频道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声明:第三方公司可能在39健康网宣传他们的产品或服务。不过您跟第三方公司的任何交易与39健康网无关,39健康网将不会对可能引起的任何损失负责。

本频道由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39健康网联合运营

39健康网 - 中国第一健康门户网站 Copyright © 2000-2009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