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酚待因复方片

通用名 氯酚待因复方片  
英文名  
药物类别 解热镇痛及非甾体抗炎镇痛药  
性状 本品为白色片,无臭,几乎无味。 
药理毒理 其中双氯芬酸钠为苯基乙酸衍生物,具有镇痛、抗炎、解热作用。其镇痛作用 比阿司匹林和吲哚美辛强,约为阿司匹林的26~50倍,系外周型镇痛药。特点为 药效强,不良反应轻,剂量小,个体差异小。磷酸可待因为吗啡的甲基衍生物,对 延脑的咳嗽中枢有直接抑制作用,镇咳作用强而迅速,强度约为吗啡的1/4。此外, 还有镇痛和镇静作用,镇痛作用强度约为吗啡的1/10,但仍强于一般解热镇痛药。 系中枢型弱阿片类镇痛药。服用本品,有可能出现消化道反应,呼吸抑制很弱,成 瘾性较低。 
药代动力学 本品经胃肠道吸收迅速,双氯芬酸钠在服用后1~2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血 浆蛋白结合率大于99%,其浓度与剂量呈线性关系,T1/2为1~2小时。按推荐剂量 和间隔时间给药,无蓄积现象。双氯芬酸钠具有明显的首过代谢,口服后进入体循 环仅为60%,所以口服给药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约是同等剂量非肠道给药AUC 的1/2。该药经肝脏代谢,体内主要代谢物为4-羟双氯芬酸,代谢物经尿和胆汁排 泄,原形药物的排泄不足1%。磷酸可待因口服后较易被胃肠道吸收,生物利用度 为40%~70%,在体内主要分布于实质性器官,如肺、肝、肾、胰脏。蛋白结合率 为25%左右。其可透过血-脑脊液屏障,但脑组织内的浓度相对较低;能透过胎盘, 可少量由乳汁分泌。口服用药后30~45分钟起效,1小时左右血药浓度达峰值,作 用维持约4小时。其在体内主要由肝脏代谢,大部分转化为可待因-6-葡萄糖醛酸, 另外约有10%脱甲基而转化为吗啡,然后与葡萄糖醛酸结合,代谢物主要经尿排泄。 氯芬待因片口服1小时内起效,可持续4小时左右。  
适应症 适用于各种手术后疼痛、癌性疼痛、骨病痛等中度疼痛。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1次1~2片,1日3次。儿童1日每公斤体重3.5~6mg(每片按40mg 计算),在医生指导下,多次服用。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  
不良反应 主要为胃肠道症状,如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等,发生率约为10%左右。文献 报道还可有头晕、困倦、皮疹、瘙痒、水肿、黄疸、便秘或出血倾向等。 
禁忌症 对阿司匹林、吗啡过敏者忌用。心源性、功能性与诊断不明的疼痛禁用。 
注意事项 1.本晶为国家特殊管理的第二类精神药品,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对精神药品的 管理条例,按规定开写精神药品处方和供应、管理本类药品,防止滥用。 2.应注意消化道溃疡、肾损害或成瘾性的发生,但这些现象大都是长期、大 剂量应用时才有出现的可能。 3.肝、肾损害,有消化性溃疡病史者慎用。 4.参阅双氯芬酸钠与可待因项下的注意事项。 
特殊
人群
用药
禁忌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本品所含两主药均可透过胎盘而影响胎儿,妊娠头3个月禁用。 2.本品所含两主药均可自乳汁排出,哺乳期妇女及孕妇应慎用。  
儿童用药 7岁以下儿童不宜使用。 
老人用药 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 本品中磷酸可待因与中枢抑制药并用时,可致相加作用。双氯芬酸钠可使非甾 体抗炎药的血药浓度升高;乙酰水杨酸可降低双氯芬酸钠的血药浓度。  
药物过量 1.逾量服用本品时,可很快出现由可待因所致的严重副反应,如昏迷,呼吸 深度抑制、瞳孔极度缩小、两侧对称,或呈针尖样大,血压下降、发绀,尿少,体 温下降,皮肤湿冷,肌无力,由于严重缺氧致休克、循环衰竭、瞳孔散大、死亡。 2.中毒解救 服药过量可洗胃或催吐以排除胃中药物。给予拮抗剂N-乙酰半 胱氨酸,不宜给活性炭,以防止影响拮抗剂的吸收,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人工 呼吸,静脉注射纳洛酮拮抗可待因中毒。  
储藏 遮光,密封保存。 
包装   
有效期   
药物主要成分 通用名 磷酸可待因 
化学名 17-甲基-3-甲氧基-4,5α-环氧-7,8-二去氢吗啡喃-6α-醇磷酸盐倍半水合物 
英文名 CODEINE PHOSPHATE 
拼音名 LINSUAN KEDAIYIN 
CAS No. 41444-62-6 
结构式  
分子式 C18H21NO3·H3PO4·1H20 
分子量 424.39 
规格 15mg 
药物主要成分 通用名 双氯芬酸钠 
化学名 2-[(2,6-二氯苯基)氨基]苯乙酸钠 
英文名 DICLOFENAC SODIUM 
拼音名 SHUANGLUFENSUANNA 
CAS No. 15307-79-6 
结构式  
分子式 C14H10CI2NNaO2 
分子量 318.13 
规格 25mg 

我的用药心得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频道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声明:第三方公司可能在39健康网宣传他们的产品或服务。不过您跟第三方公司的任何交易与39健康网无关,39健康网将不会对可能引起的任何损失负责。

本频道由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39健康网联合运营

39健康网 - 中国第一健康门户网站 Copyright © 2000-2009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