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巯丙醇注射液

通用名 二巯丙醇注射液 
英文名  
药物类别 重金属、类金属中毒解毒药  
性状 本品为无色或微黄色澄明油状液,有蒜臭味。 
药理毒理 本品带有两个巯基(-SH)。一个分子的本品结合一个金属原子形成不溶性复合物。二 个分子的本品与一个金属原子结合形成较稳定的水溶性复合物。复合物在体内可重新离解为 金属和本品,本品被氧化后失去作用。要在血浆中保持本品与金属2:1的优势和避免本品过 高浓度的毒性反应,需要反复给药,一直用到金属排尽和毒性作用消失为止。本品的巯基与 金属结合的能力比细胞酶的巯基为强,可预防金属与细胞酶的巯基结合和使已与金属络合的 细胞酶复活而解毒,所以在金属中毒后应用越早越好。最好在接触金属后1~2小时内给药, 4小时内有用,超过6小时再给本品,作用减弱。因此本品对急性金属中毒有效,而对慢性 中毒虽能增加尿中金属排泄量,但已被金属抑制带有巯基细胞酶的活力已不能恢复,临床症 状常无明显好转。对其他金属的促排效果,排铅不及依地酸钙钠,排铜不及青霉胺,对锑和 鉍无效。本品与镉、铁、硒、银、铀结合形成复合物,但其毒性反应比原金属为大,故应避 免应用,甲基汞慢性和其他有机汞化合物中毒时应用本品。可使汞进入脑组织,故应禁用。 
药代动力学 口服不吸收。肌注后30~60分钟血药浓度达高峰,维持2小时。4小时后几乎完全代谢 降解和排泄。动物注射本品后尿内中性硫含量排泄迅速增多,其中约50%是由于注射本品的 结果。尿中葡萄糖醛酸含量增多,提示本品部分以葡萄糖醛酸苷形式由尿排出。 
适应症 主要用于治疗砷、汞和金中毒,与依地酸钙钠合用治疗儿童急性铅脑病。 
用法用量 成人常用量 肌内注射,按体重2~3mg/kg,第一、第二天,每4小时1次。第三天改 为每6小时1次,第四天后减少到每12小时1次。疗程一般为10天。 
不良反应 本品有特殊气味。常见不良反应依次有恶心、呕吐、头痛、唇和口腔灼热感,咽和胸部 紧迫感、流泪、流涕、流涎、多汗、腹痛、肢端麻木和异常感觉、肌肉和关节酸痛。剂量超 过5mg/kg时出现心动过速、高血压、抽搐和昏迷,暂时性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SGPT)] 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SGOT)]增高,持续应用可损伤毛细血管,引起血浆渗出,导致 低蛋白血症、代谢性酸中毒、血浆乳酸增高和肾脏损害。儿童不良反应与成人相同,但可有 发热和暂时性中性粒细胞减少。一般不良反应常在给药后10分钟出现,30~60分钟后消失。 
禁忌症 1.严重肝功障碍者禁用,但砷中毒引起的黄疸除外。 2.禁用于铁、硒、镉中毒,因与这些物质形成的化合物毒性更大。 
注意事项 1.有花生或花生制品过敏者,不可应用本品。 2.曾记载一妇女患Wilson病,应用本品6年。用药期间妊娠两次,未见有胎儿异常。。 3.老年人的心脏和肾脏代偿功能减退,故应慎用。 4.对有心脏病、高血压、肾脏病、肝病和营养不良的患者应慎用。有严重高血压、心力 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应禁用。 5.应用本品前后应测量血压和心率。治疗过程中要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大剂量长期应 用时还要检查血浆蛋白。 本品与金属结合的复合物,在酸性条件下容易离解,故应碱化尿液,保护肾脏。二次给 药间隔时间不得少于4小时。本品为油剂,肌注局部可引起疼痛,并可引起无菌坏死,肌注 部位要交替进行,并注意局部清洁。 
特殊
人群
用药
禁忌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儿童用药   
老人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过量 药物过量可损害毛细血管,严重时发生血压下降。 
储藏 遮光,密闭保存。 
包装   
有效期   
药物主要成分 通用名 二巯丙醇 
化学名 2,3-二巯基-1-丙醇 
英文名 DIMERCAPROL 
拼音名 ERQIU BINGCHUN 
CAS No. 59-52-9 
结构式  
分子式 C3H8OS2 
分子量 124.23 
规格 1ml: 100mg;2ml: 200mg 

我的用药心得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频道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声明:第三方公司可能在39健康网宣传他们的产品或服务。不过您跟第三方公司的任何交易与39健康网无关,39健康网将不会对可能引起的任何损失负责。

本频道由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39健康网联合运营

39健康网 - 中国第一健康门户网站 Copyright © 2000-2009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