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蔺子素胶囊

通用名 马蔺子素胶囊 
英文名  
药物类别 放射性同位素药  
性状 本品为硬胶囊,内容物为黄色粉末。 
药理毒理 药理作用:本品为放射增敏剂,对人宫颈癌、小鼠艾氏腹水瘤、小鼠淋巴细胞白血病等 细胞株、荷瘤动物肿瘤及乏氧细胞的生长有放射增敏作用。其作用机制为:抑制恶性肿瘤细 胞呼吸,降低耗氧量;选择性降低恶性肿瘤细胞内谷胱甘肽含量;抑制恶性肿瘤细胞DNA 合成及断裂后的修复;阻滞恶性肿瘤细胞生长周期于对射线敏感的G1期。 毒理作用: 急性毒性:马蔺子素一次灌胃LD50为2590.6mg/kg;小鼠一次腹腔注射LD50为35.06± 0.99mg/kg。动物中毒症状为毛松、厌食、稀便,尸检可见胃肠胀气。 长期毒性:1.每日灌胃给予大鼠马蔺子素62.5、125、250mg/kg三个月,结果表明肝 功能外(SGPT略有马蔺子素升高),血象和其他主要生化指标无明显改变。 2.每日灌胃给予狗马蔺子素30mg/kg、60mg/kg两个月,结果表明主要脏器未见因药 物所导致的实质性损伤。主要毒性为胃肠道反应,且这种反应随时间延长或减少剂量而自行 恢复。 致畸试验:结果表明孕鼠口服马蔺子素300mg/kg连续10天,可引起25%的动物死亡, 并可引起严重的胚胎毒性反应,使大部分孕鼠流产、早期吸收胎,但对胎鼠骨骼脏器并不引 起畸形;60mg/kg组动物灌胃10天除部分动物会阴处分泌物增多外,无明显中毒症状,停 药后症状自动消失,胎鼠的骨骼和脏器均不引起畸形,表明马蔺子素为非致畸物。 致突变试验:微生物回复突变试验、姐妹染色体互换试验、微核试验表明马蔺子素为非 致突变物,  
药代动力学 带瘤小鼠口服本品后其血浆浓度呈双室模型,t1/2?为0.096小时,t1/2?为73.72小时,Vd 为0.150L,表明本品吸收速度快,消除时间长;组织分布情况表明,药物在消化道内滞留 时间长,12小时瘤体内放射性最高,24小时血药浓度仍维持在该水平,肺和胸腺中也有较 高放射性,脑和肌肉最低。本品一次给药后,半小时后尿中已有较高放射性,24小时后粪 及尿中的排出率分别为14.8%和30.3%。  
适应症 本品为放射增敏剂,用于放射治疗的肺癌、食道癌和头颈部癌等的放射治疗。  
用法用量 饭后口服,一日2次,一次2粒,分别于放疗前、后服用。小儿酌减。本品应在接受放 疗前2~3日开始服用,连续服用直至放疗结束。  
不良反应 部分患者有轻度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其发生率较单纯放射治疗时高, 一般不影响继续用药,个别反应患者,可减量或对症治疗,饭后服用可减少胃的反应。 
禁忌症   
注意事项 1.本品宜避光保存。 2.在放疗期间应持续服药,以免影响疗效。 3.因本药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建议从小剂量开始服用(一日1~2粒);若出现 以上反应可对症治疗,对症治疗药物不影响马蔺子素的疗效。 4.本药宜饭后服用,以减少胃肠反应发生。  
特殊
人群
用药
禁忌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尚不明确。  
儿童用药   
老人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 尚不明确。  
药物过量   
储藏 遮光,密闭,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包装 55mg(以马蔺子甲素和马蔺子乙素总量计) 
有效期   
药物主要成分 通用名 马蔺子乙素 
化学名   
英文名   
拼音名   
CAS No.   
结构式  
分子式   
分子量   
规格   
药物主要成分 通用名 马蔺子甲素 
化学名   
英文名   
拼音名   
CAS No.   
结构式  
分子式   
分子量   
规格   

我的用药心得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频道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声明:第三方公司可能在39健康网宣传他们的产品或服务。不过您跟第三方公司的任何交易与39健康网无关,39健康网将不会对可能引起的任何损失负责。

本频道由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39健康网联合运营

39健康网 - 中国第一健康门户网站 Copyright © 2000-2009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